|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内蒙古/风俗 早期游牧文明的摇篮

内蒙古/风俗 早期游牧文明的摇篮

关键词:内蒙古风俗,早期游牧文明的摇篮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内蒙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yijinhuoluo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19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通讯员: 彭皓 日期: 2006-02-19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有大片水草肥美的草原,诸如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等,在整个欧亚大陆都是最为典型的成片草原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早期游牧人生成繁衍、纵横驰骋的舞台。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这些游牧民族在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遗留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物,为研究早期游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众所周知,自长城至多瑙河的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横亘在欧亚大陆的居中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带。从历史上看,这些靠近农业文明中心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都曾率先跨入古代文明的门槛。而且,在某些方面,如冶炼金属、制作兵器、马具和战车以及装饰艺术方面,并不比农耕民族逊色。像赫梯人、金麦里人、斯基泰人、匈奴人、塞人、萨尔马特人、鲜卑人等,先后在欧亚大陆草原显赫一时,构成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诚然,北方游牧文明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青铜时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分布有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魏营子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在西部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分布有朱开沟文化和西岔文化。这些青铜文化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至春秋初期,即公元前21—前8世纪。这些青铜文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出绚丽多彩而错综复杂的情景,它们的文化内涵既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又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这一时期真正的游牧文明并未形成,但是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游牧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开沟文化(公元前21—前13世纪)的发现,为探讨举世闻名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时期出现了后期游牧文明典型的青铜兵器、工具和装饰品(匕首式短剑、环首铜刀、盔、镞、护牌、耳环等)。发展到青铜时代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特别是在该文化的繁荣期(公元前9—前8世纪),其文化内涵已具备了草原游牧文明的所有特征。在宁城南山根、小黑石沟等地发现的大中型墓葬,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随葬品,成为当时欧亚草原地带最为发达的亮点地区之一。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不仅能够铸造各种兵器(短剑、剑鞘、盔、管銎斧、管銎戈、盾、镞)、工具(刀、空首斧、锛、凿、镐、锄)和车马具(衔、镳、轭、銮铃),而且能够制造罐、鼎、鬲、豆型器、勺等多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活用具。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该文化的青铜器、金器及骨器上装饰丰富多彩的动物纹样,包括浮雕、透雕和圆雕形象,表现的动物种类有虎、豹、鹿、兔、鸟等野兽和飞禽;有马、牛、羊、犬等家畜。其中的伏卧状虎和鹿卷曲成环的猛兽(虎、豹)形象、动物相斗形象等都是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人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发达的马具,以及所造各种家禽及野兽的艺术形象,充分反映该文化中畜牧狩猎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总之,夏家店上层文化为探索青铜文化向早期铁器时代文化过渡,即由农牧混合经济向游牧或半游牧经济过渡提供了样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